利用支付寶發工資被查
有不少企業為了躲避扣除個人所得稅而使用私人賬戶或者用支付寶來給員工支付薪酬,這其中存在很多財稅不合規風險,這不,近期就有多家杭州公司因這種情況被稅務稽查。
杭州養米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該單位將除基本工資之外的工資通過實際經營人董某某的個人銀行賬戶和支付寶發放,未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該單位通過實際經營人董某某個人銀行賬戶和支付寶收取賬外銷售收入,未如實申報納稅。
杭州天下文化有限責任公司:該單位存在利用支付寶賬戶給員工發放工資薪酬、給兼職教師人員發放勞務報酬等情況,共計1754808.62元,未按規定代扣個人所得稅;該單位在2020年1月1日至2021年5月31日間,共計取得資金流入24353653.97元 ,營業收款13492807.81元,未按規定申報收入。
目前銀行對大額支付和可疑交易都會進行監控,并履行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義務,向中國反洗錢監測分析中心報送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
所以在金稅四期嚴監管的時代下要更加謹慎,財稅合規是勢在必行的。
法律風險方面企業面臨的財稅風險
1、企業經營涉稅行為未能準確使用稅法,沒有正確使用相關優惠政策,將導致多繳納稅款,承擔原本可以不予繳納的稅收負擔。
2、企業涉稅行為不符合稅收相關規定,應納稅未納稅或少納稅,將面臨補繳稅款、繳納滯納金、行政罰款、行政處罰、留下稅收不良記錄等等。
企業內部的財稅風險
1、欠缺相關意識,很多企業在日常運營中,更加重視資金流動、周轉等事宜。另外,在中小企業,業務比財務有“權勢”,老板也會傾向于站在業務這邊。加上財稅規范意識淡薄,業務人員提供的很多業務信息資料通常是不全面、不合規的。財務人員可能會提出要求,但由于業務人員的強勢地位,基本對這些要求可以“置之不理”。風險沒爆發時,看似沒什么問題。但實際上,這是不夠關注甚至忽略了企業運行的財務及稅務風險。當風險出現時,往往已經給企業造成了不小的負面影響和損失。
2、財務人員能力的欠缺。很多財務人員自身能力存在不足,在業務溝通方面的思路不夠開闊,部分財務人員甚至缺乏深入了解業務的主動性,因而影響到財務主導性作用的發揮。同時,有太多的企業會計,賬也做不對,稅也算不對。對財務稅務知識一知半解。
還有,目前我國大多數企業的財務管理業務主要集中在財務的記錄、結算、分析等方面,財務人員自身的財務管理知識還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尤其是在企業財務活動等管理工作上,許多領導干部對此并不知情。
公戶轉私戶合規的情形
1、甲有限公司將對公賬戶上的60萬元在每月的工資發放日逐一通過銀行代發到每個員工的個人卡上,甲有限公司已經依法履行了代扣個稅的義務。
2、甲屬于一家個人獨資企業,定期會將扣除費用、繳納完經營所得個稅后的利潤通過對公賬戶打給個人獨資企業的負責人。
3、甲有限公司將對公賬戶上的6萬元打給業務員用于出差的備用金,出差回來后實報實銷、多退少補。
4、甲有限公司將對公賬戶上的100萬元打給股東個人,這100萬元已經是繳納完了20%股息紅利個稅后的分紅所得。
5、甲有限公司通過對公賬戶支付授課老師的講課費10萬元,轉入老師個人卡中,這10萬元已經是繳納完了勞務報酬所得個稅后的稅后報酬。
6、甲有限公司向個人采購一批物品,金額20萬元,取得了自然人在稅務部門代開的發票,甲有限公司通過對公賬戶把20萬元貨款轉入自然人的個人卡中。
7、甲有限公司通過對公賬戶把10萬元轉入劉總個人卡中,這10萬元用來償還之前公司向個人的借款。
8、甲有限公司通過對公賬戶把8萬元轉入王某個人卡中,這8萬元用來支付王某的違約金、賠償金。
企業能不能長久經營,就看企業的財稅合不合格,也可以這樣說,財稅合規就是企業的底線。這是財稅合規的大時代,提醒大家不要心存僥幸,因一時之利讓企業陷入財務風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