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市場準入,提高外商投資自由化水平
為充分發揮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鞏固外資在華發展信心,國務院辦公廳早前印發《扎實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行動方案》(國辦發 [2024] 9號),從5方面提出24條措施,內容包括:
擴大市場準入,提高外商投資自由化水平
● 合理縮減外商投資準入負面清單:健全外商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面取消制造業領域外資準入限制措施,持續推進電信、醫療等領域擴大開放;
● 開展放寬科技創新領域外商投資準入試點:允許北京、上海、廣東等自由貿易試驗區選擇若干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基因診斷與治療技術開發和應用等領域進行擴大開放試點;
● 擴大銀行保險領域外資金融機構準入:在保障安全、高效和穩定的前提下,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機構依法開展銀行卡清算業務。深化商業養老保險、健康保險等行業開放,支持符合條件的境外專業保險機構在境內投資設立或參股保險機構;
● 拓展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國內債券市場業務范圍:優化外資金融機構參與境內資本市場有關程序,進一步便利外資金融機構參與中國債券市場。支持符合條件的外資金融機構按規定參與境內債券承銷;
● 深入實施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境內投資試點:擴大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試點范圍,規范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管理企業及基金在注冊資本、股東等方面的要求,拓寬基金可以投資的范圍。
加大政策力度,提升對外商投資吸引力
● 擴大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和外資項目清單:全國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加大對先進制造、高新技術、節能環保等領域的支持力度,中西部地區外商投資優勢產業目錄加大對基礎制造、適用技術、民生消費等領域的支持力度。積極支持集成電路、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外資項目納入重大和重點外資項目清單,允許享受相應支持政策;
● 落實稅收支持政策:外商投資企業在中國境內再投資企業所投資的項目,符合鼓勵外商投資產業目錄等條件的,可按規定享受進口自用設備免征關稅政策;
● 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鼓勵金融機構按照市場化原則為符合條件的外資項目提供優質金融服務和融資支持。支持符合條件的外商投資企業在境內發行人民幣債券融資并用于境內投資項目。推進實施跨境貿易投資外匯管理便利化政策,持續提升外商投資企業外匯業務便利度。
優化公平競爭環境,做好外商投資企業服務
● 公平參與標準制修訂:支持外商投資企業以相同條件參加先進制造、工程材料、信息通信等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或相關標準化組織機構,依法平等參與標準制定修訂工作;
● 持續打造「投資中國」品牌:依托重要展會平臺,開展「投資中國」重點投資促進活動,向境外投資者全方位展現中國優質營商環境和投資機遇。
暢通創新要素流動,促進內外資企業創新合作
● 支持外商投資企業與總部數據流動:規范數據跨境安全管理,組織開展數據出境安全評估、規范個人信息出境標準合同備案等相關工作,促進外商投資企業研發、生產、銷售等數據跨境安全有序流動。制定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數據轉移標準,依托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等重大合作平臺,建立港澳企業數據跨境流動機制,探索建立跨境數據流動「白名單」制度,穩步推動實現粵港澳大灣區內數據便捷流動;
● 支持國內外機構合作創新:深入實施新形勢下國際科技合作計劃,支持在中國境內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外資研發機構、跨國公司平等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等國家科技計劃項目。
完善國內規制,更好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對接國際高標準知識產權規則,完善知識產權保護規定,加快建設國家知識產權保護信息平臺,加強商業秘密保護制度建設,深入實施知識產權行政保護工作方案;
● 積極推進高標準經貿協議談判及實施:積極推動加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和《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主動對照相關規則、規制、管理、標準推進國內相關領域改革,推動部分高標準經貿規則納入內地與香港、澳門關于建立更緊密經貿關系的安排。推動與更多國家和地區商簽自由貿易協定,擴大面向全球的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