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專利申請方式
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想要提高國際競爭力,保護企業研發成果,申請海外專利是有力且有利的途徑。海外專利怎么申請?需要注意哪些事項呢?
海外專利申請方式
申請國外專利的途徑包括兩種,分別是根據巴黎公約直接向外國局提交申請和根據專利合作條約(PCT)向國際專利局提交申請專利。
專利的類型選擇
專利申請分為不同類型,而不同類型的申請,其審理授權速度和費用也是不同的。以中國的相關規定為例,專利分為發明專利、實用新型專利和外觀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審理周期最長,一般需要2年,費用最高,而實用新型和外觀通常不到一年就可以結案了,費用也相對更低。
專利類型的選擇對于成本和速度的影響是最直接的,不過一般來講,申請人需要申請何種專利類型是由發明本身及市場布局決定的,所以該選項僅供參考。
專利的國家地區選擇
國家或地區不同,審查的速度和費用也不同。申請海外專利時,選擇的國家或地區將直接影響專利審查周期和成本。
先說審查周期,以發明為例,中國、美國、日本、歐盟、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專利制度和審查體系相對完善的國家,發明專利從遞交到授權或最終駁回一般會在2年左右。而在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國家,由于專利審查人員沒有非常充裕或者審查體系尚不完善,專利審查排隊的時間會更長,有時,一件申請遞交2年,還沒有收到首次審查意見。
再說一下費用,基本上來說,發達國家的費用會高于欠發達國家。歐、美、日、韓、加、澳這些國家官費和服務費往往會比越南、柬埔寨、泰國、馬拉西亞這些國家高出不少。不過越南、泰國申請中又要多出英語翻譯越南語、泰語這類翻譯費,所以價格優勢也不見得非常明顯。
總之,如果只需要布局海外申請,那么直接遞交海外申請成本是最低的,即申請人只需要承擔海外國家申請的官費和服務費。如果是先遞交中國申請,再通過巴黎公約途徑遞交海外申請,則需要額外承擔中國專利申請的官費。如果是先遞交PCT申請,再通過PCT申請落地海外,則需要額外承擔PCT國際階段的費用。
還需注意的事,根據《專利法》的規定,中國單位或者個人將其在國內完成的發明創造向外國申請專利的,應當先向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申請專利后,再提出向外國申請專利的請求,經審查同意后,才能向外國申請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