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投資吸引力
馬來西亞作為“一帶一路”沿線的重要節點國家,是東南亞的重要經濟體之一。馬來西亞以其穩定的政治環境、優越的地理位置、發展中的基礎設施、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及逐漸開放的投資政策,吸引了眾多外資企業。無論是制造業、服務業還是基礎設施,外資在馬來西亞的市場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環境下,越來越多的中國企業意欲將馬來西亞打造成為在東盟國家立足的橋頭堡。為幫助中國企業合規有序地開展對外投資合作,有效防范化解各類風險,本文將對馬來西亞的營商環境作以分享,以幫助投資者制定更加明智的投資決策,實現在馬來西亞市場的長期發展和成功。
馬來西亞投資吸引力
1.競爭優勢
馬來西亞投資環境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
• 位于東南亞核心地帶,可成為進入東盟市場和前往中東澳新的橋梁;
• 擁有13項自由貿易協定(FTA),創造了39億人的潛在市場規模;
• 全球市場規模預計將吸引全球31%的外國直接投資(FDI);
• 東盟幾乎99%的產品零關稅;
• 人力資源素質較高,工資成本較低;
• 所有新興市場地區中最大的外國直接投資流入量。
圖源:馬來西亞投資發展局(MIDA)官網不斷發展升級的基礎設施和工業園區
2.積極推動創新發展
馬來西亞政府積極推動創新發展,對屬于多媒體超級走廊的高科技公司或投資涉及工業4.0模型技術和數字轉型(人工智能、區塊鏈、金融科技等)的多媒體超級走廊公司以及經濟發展走廊的公司和中小型企業提供減稅和資本支出抵減應稅收入等優惠以鼓勵發展。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23年度全球創新指數》顯示,在132個國家和地區中,馬來西亞綜合指數排名第36位。
中企對馬來西亞投資大增 現三大變化
總部位于吉隆坡的亞洲房地產科技公司居外IQI集團近日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去年以來,來自中國的公司總計向馬來西亞投資約300億美元,相當于馬來西亞2023年全年GDP的約7%。2023年底,中國在馬來西亞的投資達到近年新高,這一勢頭一直延續到2024年。其間,中國對馬來西亞的投資(FDI)大增,且出現三大顯著變化:
1.中國資本出現從G7經濟體轉移回亞洲特別是東南亞的趨勢
馬來西亞及其鄰國是直接受益者。僅去年,中國公司就向馬來西亞、越南、印度尼西亞和新加坡各投入超過10億美元。這些資金流向了汽車、房地產、半導體和原材料等行業。
2.來自中國的投資更加有戰略性和長期性
過去,中國公司專注于大型的一次性收購,但現在,重點已轉向綠地投資,這些公司正為長期發展建立新的產能。
3.中國民營企業成為投資馬來西亞主力軍
大型中國國有企業正在逐漸退居幕后,2024年,國有企業僅占中國對馬來西亞直接投資的10%。
馬來西亞充滿活力和蓬勃發展的經濟為投資者在制造業和服務業提供了大量的機會,尤其是馬來西亞的制造業,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制造業是馬來西亞受益最多的行業之一,特別是半導體制造。此外,信息和通信技術等先進行業的投資也在迅速增長。
制造業稅收優惠政策與合規
馬來西亞的稅收制度較為成熟且具備國際競爭力,企業可以通過合理的稅務規劃享受多項稅收優惠。
投資制造業的公司的主要稅收優惠政策包括:享受新興工業地位和投資稅收津貼。獲取資格取決于一些優先事項,包括增值水平、使用的技術和產業聯系。符合條件的行動和產品稱為“促進行動”或“促進產品”。公司必須在開始運營/生產之前向MIDA提交其申請。
1.享受新興工業地位
獲得新興工業地位(PS)的企業可享受五年部分所得稅減免的優惠。企業可根據該優惠按其法定收入的30%納稅,免征期自其生產之日(指生產水平達到產能30%的當日)起計算。
新興工業地位時期產生的未吸收資本津貼可以結轉,并從企業新興工業地位后的收入中扣除。新興工業地位期間的累計虧損可以連續七年結轉并從企業新興工業地位后的收入中扣除。
2.投資稅收津貼
作為“新興工業地位”的替代選擇,公司可以申請投資稅收津貼(ITA)。 獲得ITA認證的公司可在首次符合條件的資本支出發生之日起五年內,就其符合條件的資本支出(用于獲批項目的工廠、廠房、機器或其他設備),獲得60%的補貼。
企業可于每課稅年度以70%的法定收入抵減此項津貼。任何未使用的津貼均可結轉至后續年度,直到被完全使用為止。其剩余30%的法定收入將按現行公司稅率征稅。
RICHFUL瑞豐見解
投資馬來西亞提供了豐富的機遇,但同時也面臨著復雜的營商環境挑戰。中國企業在投資前應全面了解馬來西亞在公司設立、投資合規、稅務、外匯管制、知識產權保護和勞動法等方面的政策,制定清晰的投資和運營策略,以確保在復雜的監管環境中順利開展業務,實現長期的商業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