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別報告通知闡述了集團計劃如何遵循香港國別報告要求的相關規定,旨在提供有關集團最終控股公司、代母公司、集團內所有香港實體等的相關資料。
香港稅務條例規定,準備/提交國別報告的要求僅適用于上一會計年度集團總收入達到68億港元(約7.5億歐元)或以上門檻的跨國公司集團,下稱為“需申報集團”。需申報集團的香港實體負有不同的申報責任。
符合條件的香港申報實體2018年度國別報告香港本地申報的截止日期延長至2020年3月31日。
對于會計年度結束于2018年12月31日的集團,其首個國別報告香港本地申報日期原本為2019年12月31日(即集團會計年度結束后12個月內)。
(1)香港申報實體并非集團最終母實體,并且集團在香港的首個國別報告適用會計年度結束于2018年12月31日與2019年3月31日之間。
(2)若集團會計年度結束日期位于上述區間內,但香港申報實體為集團最終母實體或代理最終母實體,則其申報的截止日期仍為該會計年度結束后的12個月內(例如:香港最終母實體會計年度結束于2018年12月31日,則其申報截止日期為2019年12月31日)。
(3)對于會計年度結束于2019年3月31日之后的集團,國別報告香港本地申報截止日期仍為該會計年度結束后的12個月內。
符合條件的香港申報實體無需就延期進行申請。
若其2018年度國別報告在2020年3月31日當日或之前通過香港國別報告網站(CbC Reporting Portal)進行提交,則該申報將被香港稅局視為合規。
若集團最終母實體注冊于中國內地,那么香港子公司是否需要在香港申報國別報告?
中國內地和香港于2006年8月21日簽訂了最新版《全面性避免雙重課稅的協定》(“CDTA”),該CDTA中允許自動信息交換資料(“AEOI”)但未允許自動交換國別報告信息。
因此,在尚未簽訂雙邊交換安排的前提下,理論上最終母實體注冊于中國內地的集團之香港子公司需在香港進行國別報告申報。
就中國內地和香港而言,雙邊交換安排預期無法在原2018年度國別報告申報截止日(即2019年12月31日)前簽訂。但是,雙方仍在緊鑼密鼓地就雙邊交換安排進行積極的討論。
若集團最終母實體注冊于開曼群島、英屬維爾京群島(“BVI”)或百慕大群島,是否需要在香港進行2018年度國別報告申報?
截至目前,香港與開曼群島、BVI以及百慕大群島均無CDTA或《稅務資料交換協定》(“TIEA”)。
因此,該集團僅需在最終母公司注冊的稅務管轄區申報國別報告,無香港國別報告本地申報義務。但是,若最終母實體同時亦是香港的稅務居民,那么該集團需要在其最終母實體注冊的稅務管轄區以及香港同時申報國別報告。
編輯推薦:
香港稅收與大陸哪個高,香港公司申報稅務所需資料【多圖】【推薦】
2022泰國貿易保持增長,泰國注冊公司投資優勢
注冊維爾京公司的條件要求 維爾京公司成功案例
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設有辦事處。
包括資深的專業領導層和擁有各相關專業資格的人員。
包括財富雜志全球500強至初創公司等不同規模的企業。
資產行政管理規模達4950億美元。
為1400家港股上市公司提供投資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務。
為《財富》雜志全球500強中50%的企業提供服務。
tricor卓佳 | 瑞豐德永服務客戶
行業:汽車、引擎和動力設備、自動駕駛
行業:汽車、飛機、引擎和動力設備
行業:工業設備, 工業和建造業, 可再生能源與環境, 機械, 運輸
行業:金融軟件、網絡服務供應商
行業:安防產品、視頻處理技術、視頻分析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