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家族信托?
隨著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大家也創造出更多的財富,隨著財富的積累,高凈值人士的主要目的則變成如何科學有效地管理財富,讓財富能夠在重大風險中能扛得住“風浪”。在探索選擇財富管理工具過程中,家族信托漸漸成為高凈值人士的主流選擇。
什么是家族信托?
家族信托財產獨立于委托人、受托人、受益人各自的固有財產,在法律層面上是安全的,法律獨立性也是家族信托成立的基石和核心。
家族信托之所以能夠起到隔離財產風險,保證財產傳承的核心在于財產所有權的分離,也是基于家族信托財產的法律獨立性,家族信托的法律作用才能得到保證。
在西方家族企業中,家族信托的運用比比皆是。這些家族往往家族成員眾多,關系錯綜復雜,一家之主在世之時,往往會將家族財產分配情況通過信托的方式傳承給家族成員,以免在去世后家族成員產生財產官司或財產揮霍的情況,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稅務籌劃和利益平衡。
家族信托安全嗎
面對不甚了解的家族信托,很多客戶會把家族信托和平時在信托公司和私人銀行購買的理財信托理解為一回事兒。
事實上,“理財信托”是以資金保值增值為目的的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主要功能是為受益人也就是委托人本人提供投資者財產的保值增值需求。
家族信托是一個法律框架,一種運用信托法律關系的安排,它主要依據相關法律賦予信托的財產獨立功能,實現風險隔離的作用,達到委托人財產保護、財產傳承等目的。
家族信托是對沖家業風險的最優工具,包括子女保障信托、企業風險隔離信托、家族成員保障信托、隔代傳承信托、保險金信托以及家族慈善信托等多種模式;
由于信托資產在法律上具有獨立性,家族信托合法設立后,委托人如果因企業經營問題等面臨破產清算,其信托資產可受到保護,不納入清算范圍。此外由于家族信托指定受益人和受益范圍,因此委托人婚姻關系、家庭關系的變化也不會影響財富的完整傳承。
財富分配需求的類型
從財富分配的角度通常有五種類型的分配需求,這五種分配需求都離不開信托工具。
1、保護型分配需求。
對特殊的家庭成員通常需要給予特別保護,如未成年人、失能的人需要防范監護人侵吞財產的風險,有行為缺陷的人需要防范揮霍浪費的風險、沒有投資管理能力的人需要防范投資風險,有婚前財產的人需要防范婚后財產混同和離婚風險等等,這些都離不開利用信托的結構來進行保護性設計。
2、和諧型分配需求。
也就是用生前信托來替代對遺產的繼承分配。通過繼承方式不管是遺囑繼承還是法定繼承來分配遺產財產,主觀和客觀上均引發更多的家庭紛爭,如果提前用信托來替代繼承,在遺產的分配上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家庭糾紛。
3、成長型分配需求。
通常,財產所有人并不愿意把財產一次性分配給后代,那樣做的話,財富很容易被激發出“負能量”,既可能守不住財富,又可能毀了后代,甚至發生“人財兩空”的后果。因此,更多時候財產所有人更愿意將財產有條件地分配給后人,與此促進后代的成長。
4、公益型分配需求。
慈善和公益既是有錢人的一種社會責任體現,也是家族文化傳承的一種載體。當然,慈善和公益有很多種方式去實施,捐贈、基金會、信托但是可以選擇的方式,但通常設立慈善信托的方式來實現公益目的,可以更加靈活便利。
5、傳承型分配需求。
如果要把財產作為家庭或者家族的共同財富代代傳承下去,首先需要創建家族共有財產的所有權形式,而這只能利用信托的結構設計才能獲得法律支撐。當然,要實現財富的傳承,離開家族信托的結構是萬萬不能的,但僅有家族信托的結構也還遠遠不夠,還需要搭建合適的家族治理體系,方能確保傳承的成功。
如何選擇家族信托設立地
設立家族信托有個很重要的點就是選擇設立地,家族信托的設立是選擇在岸或者離岸,而如果選擇了設立離岸信托,那么眾多的離岸地又可能讓人挑花了眼。但是,我們可以記住一句話,即“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綜合考慮包括委托人的背景及需求、信托的受益人數量、年齡結構、委托人及受益人的國籍和稅籍、實際放入信托的財產位置、規模、形式等。那樣,理想的家族信托設立地也許就能脫穎而出。
而且,每個家族信托都應該是獨一無二的,針對家族需求而定制設計的,生搬硬套他人家族模式的,很可能不適合自身的發展,致使家族信托沒有發揮出其該有的優勢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