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發展階段
隨著營商環境的改善、金融業持續開放,以及中國經濟在疫情后展示的強大韌性,近年來,外資私募對中國市場投資信心增強,投資渠道也逐漸拓寬。外資資管機構已成為中國資本市場重要的參與者。截至2022年上半年,存續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管理人146家,存續基金產品共計801只,規模3,139.50億美元。
本文為您概述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的發展特征、類型與規模、注冊地與行業分布。
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1992~2006)外資領先試水
國內資本市場起步階段,外資依靠相關政策開始小范圍進駐中國市場,帶動國內私募股權行業發展
第二階段(2007~2010)調整適應期
一方面國際金融動蕩,外資基金在華業務受到本土業務拖累,經歷波動;另一方面,中國本土私募機構開始成長,私募市場生態不斷豐富
第三階段(2010~2018):快速成長期
2012年,國內A股停止交易,大量企業赴美上市,外資私募股權基金抓住機會,開始在華開展大規模業務布局,基金數量與規模快速疊升
第四階段(2018~2022):調整與布局
受SEC對華監管爭議與疫情等多方因素,內地資產赴美退出困難,國際宏觀經濟收縮,涉及中國業務的外資私募股權基金數量與規模有所下降
外資私募股權基金發展特征
作為中國私募股權基金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外資私募股權在中國的發展呈現下述特點:
1、外資私募基金募集速度與規模有所下降,但總體保持相對穩定;
2、對華投資存續規模有所上升,更注重優質類中后期資產配置;
3、有限合伙人機構化與管理人頭部化更趨明顯。
外資私募股權基金類型與規模
根據數據統計,成長基金、并購基金在外資私募股權基金構成中占據絕對優勢(見圖表1)。
圖1. 外資私募股權基金類型規模分布(單位:百萬美元)
外資私募基金管理人注冊地分布
北京、上海成為外資私募股權基金在華投資進行基金注冊登記的主要地區(見圖表2),隨著QFLP試點擴大和開放區范圍額擴大,在海南等地進行登記的外資私募基金數量正在上升。
相對于其他地區,北京、上海的先發優勢十分明顯,主要源于:
1、優先試點:QFLP、QDIE等制度試點較早;
2、區域中心:分別為北方與南方的經濟中心城市;
3、外資募集:吸引了大量外資的總部或核心辦事處;
4、資本市場:資本市場活躍,毗鄰上交所
圖2. 外資私募股權基金注冊地分布
外資私募股權基金在華投資行業分布
通過統計2012~2022年間外資私募股權(含合資部分)在華投資事件分析(見圖表3),生物技術/醫療健康、IT業以及互聯網是外資私募股權基金過去10年在華投資占比最高的3個行業,而且,近年來,隨著國內對于半導體行業的重視,外資對于國內半導體行業的投資在快速增加。
圖3. 近10年外資私募股權基金投資行業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