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優勢
企業家和高凈值人士在商業貿易往來中,日積月累積攢下不菲的財富,在經濟全球化的環境下富豪們都在選擇適合的財富傳承工具,已達到讓財富保值保障,代代相傳的目的。眾多財富管理工具中很多高凈值人士通過建立家族辦公室的方式來管理財富,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備受高凈值人士的青睞,我們來看看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在財富管理中有哪些優勢。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已經成為越來越多富豪的選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新加坡是繼香港、倫敦和紐約之后的第四大世界金融中心。一直以來,新加坡都被認為是對沖基金、房地產基金和私人股本的重要投資地,是全球最富有的國家之一。
2、由于近幾年香港的特殊原因,“香港大逃離”熱興起,使得很多原本看中香港的富豪選擇將香港的家族辦公室轉移到了新加坡。
3、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除了達到財富管理的目的,還能順便獲得新加坡身份。
在新加坡成立家族辦公室的外國人可以申請EP工作準證,并且在滿足一定條件的情況下,以EP持有者身份申請新加坡永居。
4、新加坡的政策優惠力度很大,無遺產稅,無資本利得稅,個人所得稅和企業所得稅均較低,是亞洲乃至全世界的稅務天堂。家族辦公室可以通過稅收政策研究,針對不同類型的家族財產提出稅務籌劃方案,并隨著稅務規則的變化對現存資產結構進行相應的調整,避免家族成員或企業面臨不必要的稅務及法律風險。
5、資產保護:家族辦公室可以為家族提供結構化保護,規避婚姻、健康風險等原因導致的家族財富減損。家族辦公室根據資產的類型,將現金、流通證券、不動產等分別通過離岸信托、私人信托公司、私人基金會等方案設計,進行跨境法律架構設計,在保證控制權的同時還注重私密性,為家族資產提供多方面的保護。
新加坡家族辦公司的結構
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架構就是主申請人在新加坡設立由自己或家庭成員一起成立的兩家公司, 一個是基金公司, 一個是家族辦公室。基金公司股權分成單人持股、多人持股和控股公司持股。如果需保障海外財富隔離,控股公司可持股,控股公司可由信托公司持有。成立基金公司可使用的組織形式主要有:
1、公司型;
2、有限合伙型;
3、單位信托;
4、可變資本公司。
新加坡政府歡迎高凈值家族在本地成立基金(離岸/在岸管理的基金機構)及家族辦公室并對成功成立的基金機構提供稅收激勵和優惠。基金公司成立要求:
1、基金法人公司注冊地:新加坡;
2、基金經理法人注冊地:在新加坡注冊成立的法人公司;
3、基金經理: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注冊或者持有CMS執照 或者豁免(如果基金經理管理自有個人資金)關于執照豁免新加坡金融管理局會要求基金經理書面確認情況屬實;
4、基金開支規定:每年本地業務支出最少20萬新幣;
5、基金規模:500萬美金起。
通過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申請成立家族辦公室的條件
申請人可通過全球商業投資者計劃方案C,成立單一家族辦公室,并且獲得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身份。申請人首先需要滿足以下條件:
1、必須擁有不少于5年的創業、投資或管理經歷;
2、必須擁有不少于2億新幣可投資資產凈額*。
可投資資產凈額包括除房地產的所有金融資產, 如銀行存款、資本市場產品、集體投資計劃、人壽保險保單及其他投資產品所繳的保費。
3、滿足以上條件外,申請人還需要投資不少于250萬新幣于一家成立于新加坡的新或現有單一家族辦公室,該辦公室必須管理不少于2億新幣的資產。
4、并且申請人必須提交一份詳細的5年商業計劃書。計劃書內容須包括相應的預計就業人數,年度財務預測,以及申請人在單一家族辦公室中的職能,資產配置,投資策略等。
5、若家族辦公室管理的資產為離岸資產,只要其離岸資產中有不少于5000萬新幣的可投資資產已轉入新加坡并在新加坡單一家族理財辦公室持有,該離岸資產便可作為管理資產的一部分。
在新加坡成立家族辦公室的企業
1、以生產無葉風扇和吸塵器等家用電器聞名的戴森公司的創辦人James Dyson,目前身價估計達119億英鎊,在英國富豪榜排名第二,他的家族辦公室也落戶了新加坡。
2、海底撈張勇舒萍夫婦以新加坡身份設立信托,兩個信托都設在BVI管轄區,又分別通過兩個BVI公司——ZY NP Ltd.和SP NP Ltd.,最終分別持有海底撈的股票。通過辦理新加坡身份+離岸信托,張勇夫婦將約1,000億市值的海底撈股票全納入了離岸信托的保護之下,并最終流回不對海外收入征稅的新加坡。這樣就避免了中國新個稅反避稅實施后可能面臨的稅務風險。
3、2006年,邁瑞醫療曾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16年隨著中概股的回歸潮,李西廷及其管理團隊也實施了私有化退市,于2018年回歸了A股創業板。雖然公司回來了,但李西廷的國籍卻留在了新加坡。
根據2019年報顯示,邁瑞醫療營收166億,凈利潤54億。而2020年,因為疫情,第一季度營收為47.41億元,較上年同期的39億元增長21.39%。
除了張勇夫婦和李西廷,許多中國富豪也選擇通過在新加坡建立家族辦公室來管理他們的資產。從2016年到2018年,新加坡家族辦公室的數量增加了4倍。
以不同方式在新加坡成立家族辦公室需要滿足的條件和要求都是有所不同的,以及不同的基金架構可以享受的基金稅收優惠政策也是不一樣的,高凈值人士可以選擇合適自己的架構方式在新加坡成立家族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