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上市受追捧的原因
國內由上市需求的企業多數選擇在境外如香港、新加坡、美國等地方上市,相對于另外兩個地方來說,香港上市更受中國企業的追捧,2021年7月,有19家境內或涉及境內權益企業在香港聯交所上市,且均在主板上市。相較于另外兩個上市方案,香港上市有以下的優點:
1、全球領先的IPO集資地
香港過去12年當中,有7年登上全球IPO集資榜首。
2、連接中國、連接世界
滬港通和深港通,連接著香港、上海和深圳的2,000多只股票。
3、擁抱科技公司
香港聯交所目前有128家新經濟公司,募集5537億元,占整個市場57%。
4、亞洲第一大生物科技集資中心
18A章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數量:47家,醫療健康行業市值35,360億元。
香港上市的條件
香港證券市場包括主板與創業板。主板接納的是那些符合一定盈利與財務標準且具備一定規模的公司;創業板則是為有增長潛力的公司提供融資與交易平臺,對過往業績記錄沒有要求。
兩個板塊上市要求如下:
1、主板上市條件(滿足一項條件即可)
(1)盈利測試
上市時市值大于5億港元;最近一年凈利潤大于2000萬港元;過往3年凈利潤總額大于5000萬港元;最近公眾持股價值大于1.25億港元。
(2)市值/收益測試/現金流量測試
上市時市值大于20億港元;最近一年收入大于5億港元;過往3年來自經營活動現金流之和大于1億港元。
(3)市值/收益測試
上市時市值大于40億港元;最近一年收入大于5億港元。
2、創業板上市條件(需同時滿足以下條件)
上市時市值大于1.5億港元;上市時最低公眾持股價值為4500萬港元;公開發售部分不少于總發行量的10%;前兩年經營活動現金流為正值,且總額大于3000萬港元;前兩年管理層穩定;控股股東的上市后禁售期為兩年。
香港上市的主要方式
內地企業在香港上市的方式主要有三種,發行H股上市、發行紅籌股上市和買殼上市。2021年7月,19家在香港上市的企業主要選擇紅籌上市的方式上市。
1、發行H股上市
中國注冊的企業,可通過資產重組,經所屬主管部門、國有資產管理部門(只適用于國有企業)及中國證監會審批,組建在中國注冊的股份有限公司,申請發行H股在香港上市。
2、發行紅籌股上市
紅籌上市公司指在海外注冊成立的控股公司(包括香港、百慕達或開曼群島),作為上市個體,申請發行紅籌股上市。紅籌上市的優點主要是紅籌公司在海外注冊,控股股東的股權在上市后6個月已可流通;上市后的融資如配股、供股等股票市場運作繭自縛靈活性最高。
3、買殼上市
買殼上市是指向一家擬上市公司收購上市公司的控股權,然后將資產注入,達到“反向收購、借殼上市”的目的。香港聯交所及證監會都會對買殼上市有幾個主要限制:
(1)全面收購:收購者如購入上市公司超過30%的股份,須向其余股東提出全面收購。
(2)重新上市申請:買殼后的資產收購行為,有可能被聯交所視作新上市申請。
(3)公司持股量:香港上市公司須維護足夠的公眾持股量,否則可能被停牌。
買殼上市初期未必能達至集資的目的,但可利用收購后的上市公司進行配股、供股集資;根據《紅籌指引》規定,凡是中資控股公司在海外買殼,都受嚴格限制。買殼上市在已有收購對象的情況下,籌備時間較短,工作較精簡。然而,需更多時間及規劃去回避各監管的條例。
總的來說,香港上市成本相對美國上市來說低很多,監管方面由比國內的寬松,所以綜合衡量之下還是香港更合適,也因此越來越多企業選擇香港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