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和香港的商業環境對比

              新加坡和香港的商業環境對比
              總體觀之,香港更適合偏傳統金融行業的企業,而新加坡更適合創新型企業落地。
              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FCI)可供評價金融城市競爭力,它涵蓋了商業環境、人力資本、基礎設施、金融業發展、聲譽等五大指標,可以較為系統地反映金融中心的競爭力。根據最新的第 34 期排名,新加坡以 1 分的優勢領先中國香港,分別排名全球第三和第四,亞洲第一和第二。
               
              由此觀之,新加坡與香港的宏觀營商環境雖略有差異,但兩地差距不大。作為傳統金融中心,香港近年來有被新加坡在創新金融服務上趕超的趨勢,尤其是在GII指數上,香港的得分與新加坡之間有較大差距。
               
              全球創新指數(GII)是由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和美國康奈爾大學、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共同發布的,一個衡量全球120多個經濟體廣泛的創新能力的指標,創立16年來,每年發布一次,成為全球各級政策制定者和企業管理者的一個基準工具。根據 2023 年 9月27日在發布的GII 報告,新加坡在今年的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晉升兩個名次至第五名。與排名前四的瑞士、瑞典、美國和英國成為2023年全球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中國香港排名全球第 17。
               
              可見,新加坡在創新金融服務上的優勢更為突出,吸引了眾多國際金融機構和科技公司在新加坡設立分支機構或合作伙伴。
               
              然而,香港在傳統金融和服務上的優勢仍然明顯。除香港 GDP 體量高于新加坡外,香港傳統金融業務體量也大于新加坡。香港的股票市場規模和活躍度遠超新加坡,香港的債券市場首發規模也高于新加坡。另外,香港的銀行業和保險業較新加坡更為成熟。10月28日,在國際金融論壇 (IFF) 2023年全球年會上,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李家超表示,香港是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香港特區政府將采取一系列的舉措,積極鞏固和提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競爭力。

              兩地稅務比較研究

              兩地稅務比較研究

               1)企業所得稅

              企業所得稅是對企業在一定時期內取得的應稅利潤征收的一種直接稅。不同的國家或地區對企業所得稅的征收方式和稅率有所差異,這會影響企業的盈利能力和競爭力。
               
              ●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
              在新加坡,企業所得稅(Corporate Income Tax)是按上一年度計算的。新加坡的企業所得稅稅率為17%。這既適用于本地公司,也適用于外國公司。新加坡也提供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和減免措施,以降低企業的實際稅率。
               
              企業所得稅退稅(Corporate Income Tax Rebates )是為了降低企業經營成本,支持企業改制。退稅適用于2013年至2020年的課稅年,即2021及之后無退稅。退稅也適用于注冊商業信托、不需繳納最終預扣稅的非稅務居民公司,按優惠稅率納稅的公司。退稅不適用于非稅務居民公司獲得的收入,該收入須繳納最終預扣稅。
               
              所有滿足以下條件的新成立的新加坡私人公司均有資格申請免稅計劃:
              A.在新加坡注冊成立
              B.在該年成為新加坡的稅務居民
              C.在該課稅年的整個基期內,其總股本由不超過20名股東直接實益持有,即公司性質為獲豁免的私人有限公司,其中:
              1.所有股東均為個人;
              2.至少一名股東為持有公司已發行普通股至少10%的個人
               
              但以下情況不屬于符合資格公司:
              1.以投資控股為主要業務的公司
              2.從事房地產開發銷售、投資或兩者兼而有之的公司
               
              ●香港的企業所得稅(利得稅)
              與新加坡不同,香港的企業所得稅采用地域來源原則,即只有源自香港的利潤才須在香港課稅,而源自其他地方的利潤則不須在香港繳納利得稅。
               
              任何人士(包括法團,合伙商號,信托人或團體),在香港經營行業、專業或業務而從該行業、專業或業務獲得于香港產生或得自香港的應評稅利潤(售賣資本資產所得的利潤除外),均須納稅。征稅對象并無居港人士或非居港人士的分別。
               
              利得稅是根據課稅年度內的應評稅利潤而征收的。從2018/19年度開始,香港公司開始實行兩級利得稅制度,針對獲取利潤是否超過200萬港幣,征收8.25%或16.5%的利得稅。
               
              2)GST/增值稅/VAT
              香港并沒有征收資本增值稅、股息稅或利息稅,也沒有銷售稅或增值稅。而新加坡有消費稅(GST),由新加坡海關征收。在其他國家,GST(商品及服務稅)也被稱為增值稅或VAT。新加坡GST于1994年4月1日開始實行,現行稅率為8%。2024年年1月1日,新加坡消費稅將上調至9%。
               
              3)資本利得稅和印花稅
              在資本利得稅方面,新加坡與香港都不征收資本利得稅,這也與它們“離岸金融中心”的定位相符合。
               
              在印花稅方面,新加坡和香港都征收印花稅。其中,新加坡印花稅的稅率根據不同類型的文件而定,一般在 0.1% 至 4% 之間;而香港的印花稅稅率一般在 0.1% 至 8.5% 之間,也有高達 20% 的財產轉讓賣方印花稅。總體來說,印花稅稅率和征收對于跨國公司總部選址沒有特別大的影響。
               
              4)稅收協定和稅收減免
              作為金融中心,新加坡和香港都與多個國家或地區簽訂了全面性或有限性的雙邊或多邊稅收協定。因此,無論跨國公司將總部設置在香港還是新加坡,一般都不會面臨雙重征稅問題。具體而言:新加坡共與約 100 個國家和地區簽訂了 107 份稅收協定,其中包括 97 個避免雙重征稅協定(DTA),8 個有限課稅協定(Limit DTA)以及 2 個信息交換安排(EOI Arrangement);香港則與 47 個國家簽訂了 DTA,另有相應的 Limit DTA 與 EOI 安排,共與 67 個國家有 DTA 或 EOI 安排。
               
              單從雙邊稅收協定的廣度上看,新加坡較香港略勝一籌;然而,考慮到新加坡和香港的稅制有所差異;香港只對來源于香港境內的收益征稅,而新加坡對居民企業的征稅較廣;因此,新加坡有必要簽訂更多的 DTA 以減免稅收和促進稅制簡便。
               
              另一方面,兩地簽訂的 DTA 基本都覆蓋了主要國家和地區,除主要業務布局在特定國家以外,在主要國家布局的跨國公司往往都能享受到兩地提供的稅收優惠。在永久性機構(PE)設定以及情報交換上,兩地都遵循國際慣例和標準。因此,新加坡和香港在稅收協定與避免雙重征稅方面條件類似。
               
              總的來說,香港和新加坡都有完善和極具吸引力的稅收制度,但兩者在不同稅種、稅收激勵措施等方面各有優勢。香港的稅收以簡單和低稅率而聞名,而新加坡則提供更廣泛的稅收優惠和豁免。因此,跨國企業在選擇總部或分支機構所在地時,需要根據自身的業務類型、目標市場、規模和發展階段等因素,綜合考慮兩地的稅務成本、監管要求、市場環境、創新潛力等因素,以做出最優的決策。

              編輯推薦:
              2023香港公司條例修訂生效,公司章程細則更新提示
              哪些賣家需要注冊荷蘭VAT?荷蘭VAT申報方式有幾種?
              繼香港“撤辣”之后,澳門樓市也將全面“撤辣”

              推薦

              我們的優勢

              50 辦事處

              全球50多個國家/地區設有辦事處。

              9,000+ 職員

              包括資深的專業領導層和擁有各相關專業資格的人員。

              20萬+ 客戶

              包括財富雜志全球500強至初創公司等不同規模的企業。

              4950億美元

              資產行政管理規模達4950億美元。

              1,400+ 港股上市

              為1400家港股上市公司提供投資者和首次招股等服務。

              >50% 全球500強企業

              為《財富》雜志全球500強中50%的企業提供服務。

              專業人員

              Simon Webster
              首席執行官
              Andrew Cherry
              首席財務官
              Kim Jenkins
              首席運營官
              Melanie Fitzpatrick
              首席目標與人事官
              Tim Leung
              首席技術官
              John McLean
              總法律顧問與首席法務官
              Jonathon Clifton
              集團常務董事-企業解決方案
              Chris Collins
              首席企業發展官
              張海亮
              大中華區主管,董事總經理
              蔣夢南
              Vistra卓佳執行董事,RICHFUL瑞豐總經理

              典型客戶案例

              tricor卓佳 | 瑞豐德永服務客戶

              公司:紅牛
              行業:飲食業
              公司:奧迪

              行業:汽車、引擎和動力設備、自動駕駛

              公司:復星
              行業:工業和建造業
              公司:KEEN, Inc.
              行業:服裝與時裝
              公司:本田

              行業:汽車、飛機、引擎和動力設備

              公司:三菱重工

              行業:工業設備, 工業和建造業, 可再生能源與環境, 機械, 運輸

              公司:天津軌道交通集團
              行業:運輸
              公司:萬華化學集團
              行業:化工新材料
              公司:諾貝爾集團
              行業:建筑材料
              公司:恒生電子

              行業:金融軟件、網絡服務供應商

              公司:海康威視

              行業:安防產品、視頻處理技術、視頻分析技術

              公司:中國城建
              行業:建筑工程

              客戶反饋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新网站 | 精品久久久无码人妻中文字幕豆芽 |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噜噜| 日韩欧美国产精品第一页不卡|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 91精品成人免费国产| 国产日韩精品欧美一区| 国内揄拍高清国内精品对白| 乱精品一区字幕二区| 久久久久人妻一区精品性色av| 无码精品日韩中文字幕|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亚洲高清国产拍精品26U| 无码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日韩人妻精品一区二区在线| 亚洲精品中文字幕乱码三区| 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免费|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 国产精品666| 日韩精品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αv视频| 国产精品永久免费|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影院|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精品| 久久夜色精品国产www| 人人妻人人澡人人爽精品欧美 | 久久国产热精品波多野结衣AV| 日产精品99久久久久久| 欧美亚洲色综久久精品国产| 精品黑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精品优优av| 国产短视频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精品福利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亚洲高清不卡 | 国内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永久无码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高清日韩成人| 老汉精品免费AV在线播放| 91精品国产自产在线观看永久| 日本精品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