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納稅居民定義
對于成為新加坡納稅居民的個人來說需要在每年的3月1日至4月18日在新加坡申報個人所得稅。如何判斷自己是否需要在新加坡繳納個人所得稅呢?先判斷自己是否是新加坡的納稅居民,而新加坡納稅居民的定義則是:
1、新加坡公民或是永久居民肯定是屬于納稅居民;
2、對于外國人來說:
1)如果在納稅年度的前一年,在新加坡境內居住(合理的臨時離境除外)或者工作(作為公司董事的情況除外)超過183天,就屬于納稅居民(tax resident);
2)連續在新加坡內無間斷停留或工作跨三個公歷年,該三個公歷年內均被視為新加坡稅務居民;
滿足以上任意條件的都需要在新加坡交個人所得稅。
這183天指的是在新加坡就業期間,逗留在新加坡的天數,包括周末和公共假日。就職期間因為合理理由出境新加坡,例如海外度假或出差,也算在逗留時間內。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稅率
在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的大部分申報內容其實就是工資。如果你是房東,則租金收入也應計為應納稅收入。除此之外,大多數其他形式的收入無需納稅。
新加坡個稅為綜合稅制,實行累進稅率制。扣除個人所得稅減免之外,個人所得稅稅率保持在0-22%之間。申報時綜合考慮個人家庭負擔及各項開支(教育投入、保險投入等),以獲得相應的稅務減免。
年收入低于2萬新元,稅率0%,年收入介于2 -3萬之間,前2萬按照0%收取,超過2萬的部分按2%收取。以此類推(每個階段的稅率就不都展開介紹了,如果你需要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申報幫助的話可以咨詢瑞豐德永)。
總而言之,年總收入在$20,000以下不用納稅!但是注意,不用交稅,不代表不用報稅。即使是年收入低于20,000新幣的納稅居民,也需要在網上提交材料進行個人所得稅申報。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申報和繳納的方式
申報方式:
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申報,對于選擇書面表格申報的,需要在4月15日之前提交,而對于電子申報(E-filing)的需要在4月18日之前完成。
進行電子報稅之前,首先需要一個Singpass 賬號,這個無論是PR,還是工作準證持有人都需要有。
可以拿著IC或準證在網上申請或者去你居住的CC (Community Club)等部門申請,并和您的手機綁定在一起,登錄時會發送一次性密碼到手機。
繳費方式:
完成申報后,4月到9月期間,納稅人會收到IRAS的繳稅通知書(Notice of Assessment,簡稱NOA)。
一旦收到NOA,要仔細檢查,如果有任何差錯,是可以在NOA顯示日期起的30天內向IRAS提出異議。如無異議,則納稅人需要在收到NOA一個月之內繳納相關稅款,否則會面臨罰款。
上述的申報和繳納方式都是個人DIY報稅的方式,如果個人稅務復雜,或者對新加坡個人所得稅制度還不夠了解,又想最大限度享受新加坡個人所得稅的減免優惠政策,可以選擇委托專業的稅務申報機構處理你的個人稅務問題。